到底有多强悍?44年以来,第一次发射洲际导弹,东风31AG
最近,国内媒体披露了一则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地区成功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并且事先通知了沿途的各国。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1980年我国首次进行洲际导弹试射以来,时隔44年再次公开进行此类导弹的发射。
那么,中国为何选择在此时公开发射洲际导弹?中国的洲际导弹实力究竟如何?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讨中国洲际导弹的发展历程。
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弹道导弹的分类。按照射程的不同,全球各国将导弹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几个类别。在这些分类中,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导弹被定义为洲际导弹。然而,如果导弹的射程恰好是8000公里,它并不能触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只能覆盖大部分地区。
实际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区域是无法被这种射程的导弹所覆盖的。以东亚地区为例,如果发射一枚射程大约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它只能攻击到美国的西海岸地区。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为了能够触及北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的广泛地区,他们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洲际导弹系列。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这些导弹主要依赖于液体燃料发动机,并且体积庞大,因此必须安置在发射井中。要实现对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目标打击,导弹的射程至少需要超过11000公里。
自八九十年代起,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开始转向发展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洲际导弹,以取代传统的液体燃料发动机。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液体燃料发动机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来加注燃料,并且由于其固定的发射井设计,无法实现移动,这使得它们在战争中极易成为敌军火力的目标。
相比之下,固体燃料发动机的导弹体积更小,能够通过机动发射车或铁路发射车,在公路或铁路上进行灵活部署,从而提高了生存能力和战略灵活性。
除了陆基洲际导弹,全球主要军事强国还致力于发展海基潜射洲际导弹,以增强其战略隐蔽性和机动性,同时缩短准备时间。美国的三叉戟系列、俄罗斯的布拉瓦系列以及中国的巨浪3系列等,都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国开始研发洲际导弹。1980年,我国成功向南太平洋地区发射了一枚东风5型洲际导弹。
为了保护这一关键武器的机密性,防止其关键零部件被周边国家窃取,我国海军动员了一支由18艘精锐舰艇组成的联合舰队,以确保导弹试射后的安全打捞工作。东风5型洲际导弹标志着我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的发展,它采用了液体发动机技术,并部署在发射架内。
据海外媒体的分析,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其最大射程约为13000公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打击武器。自2009年和2019年的国庆阅兵中,东风5导弹的改进型号,如东风5A、东风5B等,均亮相于公众视野。
然而,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采用的是固定发射井发射方式,并配备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这导致其准备时间较长,且机动性相对较差。自90年代起,我国便开始研发第二代洲际弹道导弹,以期提升战略打击能力。
东风31和东风41,作为我国第二代洲际导弹的代表,均配备了固体燃料发动机,并部署于专业的机动发射车辆上,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我国各地进行灵活部署,显著增强了隐蔽性。
然而,受限于21世纪初的技术水平,据国外媒体的估计,我国早期的东风31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大约为8000公里。同样,我国的巨浪2型潜射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也大约是8000公里。
请留意,我国洲际导弹的射程数据,目前仅见于国外媒体的猜测,官方并未对外公布。在2019年庆祝建国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我国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东风31AG和东风41两种洲际导弹。
这两款导弹均采用了固体燃料发动机,并具备机动发射的能力。据国外媒体的估计,东风31AG的射程大约为11000公里,而东风41的射程则大约为14000公里。
自1980年起,我国已多次进行了不同型号洲际导弹的试射。为了最大程度地保密,我们通常选择在西北地区进行发射,而导弹的预定打击点则位于东海或南海。整个发射过程都处于我国的严密监控之下。
然而,这种试射方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主要由于我国东西跨度的限制,导弹的最大射程无法得到充分展示。此外,关于我国洲际导弹的详细信息,一直被严格保密,不会轻易对外公开。
2024年9月,根据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向太平洋地区成功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并且事先向沿途各国进行了通知。
这次发射标志着自1980年我国首次进行洲际导弹试射以来,时隔44年再次公开进行此类导弹的发射。值得注意的是,在导弹发射过程中,我们对沿途国家进行了及时的通报。
通过这篇新闻报道,我们可以洞察到多个层面的信息。首先,我国已经向周边国家进行了通报,这表明我们对自己的导弹技术有着坚定的信心,确信其综合性能卓越,不存在任何技术缺陷。
此外,我们对导弹的保密措施同样充满信心,即便其他国家试图通过远程预警雷达或海洋侦测船来追踪数据,也不足为虑。近年来,我国在武器研发领域一直展现出强烈的自信,这已成为一种常态。
紧接着,我国对外公布了导弹发射的高清影像和图片。从这些图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此次发射的是东风31AG型洲际弹道导弹。国外商业卫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导弹的射程几乎达到了12000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国外媒体曾预测东风31AG导弹的射程大约为11000公里。然而,我国火箭军以实际行动有力地驳斥了这一错误估计,证实了东风31AG导弹的射程至少超过12000公里。
最终,我们来谈谈东风31系列洲际导弹,这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至今已有超过20年的发展历史。尽管经过了改进,但某些技术限制仍然存在。中国能够公开报道东风31AG导弹的发射,这无疑表明我们已经掌握了更先进的洲际导弹技术。
根据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国的第三代东风51洲际导弹在性能上已经相当成熟,其最大射程大约为15000公里,并采用了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的突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