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板寨村结合特色农业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积极探索“红色+”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用“红色”资源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配备队伍“强保障”。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明确一名自然资源技术骨干为乡村规划师、一名住建技术骨干为乡村营造师、一名农业农村技术骨干为产业指导员,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任乡村监督员,驻村第一书记任党建指导员,形成“五人小分队”,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积极引导群众、乡贤等共同参与村级产业发展谋划,组织种植、管护等方面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促进产业发展水平有效提高。目前,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0余次,覆盖群众700余人次。

组织召开院坝会听取群众对产业发展的意见

引进企业“增效益”。围绕“两精一特”产业体系,突出特色和高效,建立“决策共商、村民共股、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入驻,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共谋发展格局。同时,积极补足资金、技术、人才短板,大力发展市场反响好的农特产品,辐射带动符合条件的村发展红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企业盈利、农户增收三重目标。目前,引进龙头企业6家,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就业130余人,带动户均增收3000余元。

订单农业“板寨红”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搭建平台“延链条”。借助互联网优势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农产品名称、品牌、包装、营销策略等环节上持续发力,深入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依托贵州荔农现代供应链管理公司开发设计优势,发展红米、红酒、红花椒、红柚等“板寨红”系列特色农产品,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通过大型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网络平台等渠道销售“板寨红”系列特色农产品30余吨,实现经济收入30余万元。

“板寨红”系列特色农产品

通讯员 伍秋婧

荔波融媒体记者 戴友维

编辑 林霜

编审王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