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心脏病'彻底解决了
对于中国的战斗机,国内外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没有俄罗斯人提供发动机,中国的飞机就飞不起来。
建国至今几十年了,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
一提到发动机,这不仅仅是中国战斗机的“心脏病”更是中国航天人的“心脏病”。
但是,随着5月25日晚10点,央视4播出的纪录片“走进中国-工匠之家”节目的播出,中国人的担忧和外国人的嘲讽终将成为过去!
正所谓:风雨几十载,百年磨一剑!
这次节目中曝光的歼20国产发动机涡扇-15(WS-15)终于定型。
航空发动机的精密程度达到人类工业制造的顶峰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其超级复杂的机械构造与极为苛刻的材料工艺,导致世界上至今能独立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英、法、俄、中等几个国家。
中国虽然能生产,但是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至少有20年到30年的技术差距,以至于现在的国产歼-10,歼11等还大量装备着俄罗斯发动机。
而且,随着近几年来国防工业的发展,能造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偏偏航空发动机这一块每年都买个不停,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十分不相称。
航母都造出来了,难道航空发动机就这么难吗?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上的落后和欠账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一切的根源都要归根于当年中国太穷了。
建国不久后,中国即面临西方的虎视眈眈,尤其在抗美援朝过后,美国更是对中国挥舞起了核大棒。而到了60年代,中苏交恶,苏联人同样叫嚣要核平中国。
在如此复杂危机时刻,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抱着“一万年也要造出来”的精神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原子弹和核潜艇搞了出来,避免了西方的核威胁,如此一来,根本没有财力和人力去发展航空发动机。差距至此拉开。
而到了改革开放,中国又把所有财力都集中到经济建设,航空发动机这一领域被再度搁置,至此,中国同美俄等国家在发动机领域上的差距被再次拉大。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复兴军事认为,我们走过的这条路是很对的。
没有当年毛主席等领导的高瞻远瞩,就没有原子弹为我们赢得和平发展的空间。
有得就有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这次WS-15的突破就是为了偿还以前欠下的债。
纵然这样,还有不少国人昧着良心耻笑中国没有这个,没有那个!
殊不知,老一辈革命家呕心沥血几十年,拿生命在和时间赛跑,才换来了如今国产WS-15的定型。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过去我们是穷了,所以我们没有钱去几百次,几千次的做实验;
而现在,时间和钱我们都有了,我们需要的只是耐心和信心!
中国此次公布的WS-15发动机是歼20的原配动力,用以取代目前正在使用的进口俄罗斯发动机AL-31FN,今后,我们将不必再大规模进口俄制发动机。
祖国也将真正换上一颗“中国心”,解决心脏病问题!
今年来,我国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几乎天天有好消息,月月有爆炸性新闻。这不正是祖国强大的最好印证吗?
那些还在跟风嘲讽中国航空发动机不行的也该消停了。
不要总是拿着放大镜盯着祖国哪里不行,祖国为我们做了什么,请首先问问自己:
你为祖国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