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剑,是绝对忠于党的中国魂,


“精神利刃”开拓胜战之路“

听说你们组织跳伞训练,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考一下你们班子成员的跳伞。”尽管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听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官兵描述起上级机关对旅党委“一班人”的那一次突击考核,记者仍觉惊心动魄。当时,老天也似乎故意出难题,天空云层不散、地面疾风不减,跳伞条件几乎达到了极限。旅政委武仲良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跳伞是一种挑战,它考验的不单是实力,还有勇气。这是考验党委班子的时候。”

该旅党委“一班人”中年龄最大的47岁,副政委、参谋长刚从外单位调来,从未接触过伞降。尽管他们有的膝盖、腰部旧伤未愈,有的面临改革调整,却都一门心思泡在训练场,和新兵们练得一样苦,晒得一样黑。今年开训以来,旅党委“一班人”累计完成实跳35人次,旅长、政委都已跳伞8次以上。当7名党委常委安全着陆后,现场考核的北部战区陆军领导迎上前去,和他们一一握手:“眼见为实,常委‘第一班’带头挑战险难课目,值得称道!”血性担当,一种军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蕴;血性担当,一种军人最具区分度的精神特质。

 练兵先练胆,铸剑须砺锋。

 领袖嘱托字字千钧。它清晰明了地指向这样一个时代课题:革命军人必须要有战斗精神,在时刻准备为祖国人民而战中,让血性利刃永闪光芒。舰载航空兵部队的每名飞行员都知道自己的工作风险有多大,但他们还是坚决选择“偏向虎山行”。去年4月27日,孙宝嵩和战友张超执行飞行训练任务,他驾驶战机转弯到跑道的另一侧时,目睹了战友战机起火、弹射跳伞的全过程。直至一年后的今天,孙宝嵩坦言,“心里还是有些什么东西留下了”。但面对使命,孙宝嵩没有丝毫犹疑,和战友们依旧在全身心准备每一次海上着舰训练。对一名勇者来说,成为一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还不够,还要“能走出去”,“能战”“能打”。鹰的翱翔必定经历过风与雨的洗礼;人的蜕变必定经受苦与痛的磨练。淬火的宝剑更锋利,第80集团军强化实战氛围,从难从严摔打部队,砥砺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意志品质。图为意志训练中某特战旅特战队员快速通过通路“军人职业以苦为朋、与累结伴、与险同行,军人的血性担当是面对艰险困苦时,那一股股化作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宁死不屈的骨气,横刀立马的豪气,是闻战则喜、敢打敢拼的实际行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在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教育课堂上,东部战区陆军某旅政委张功贵的一番话,既为血性担当作了生动注解,也成为该旅海上实战化练兵的动员令——

“没有血性的军人不配当军人”“为了胜利一无所惜,除却打赢别无他求!”一封封请战书,是任务分队官兵昂扬血性的生动写照。


茫茫深海,任务官兵在恶劣海况条件下昼夜航渡10余小时,武装泅渡5公里跨海突击;荒凉岛屿,为追求隐蔽快速登岛,他们突破伞降突击高度下限,在“生死几秒”内神兵天降;深山密林,他们缺水断粮7个昼夜,锤炼攀岩、格斗、爆破各项特战技能……“没流过血的军人不算真正的军人”“军人就是要勇于直面血与火、生与死,张扬一股不怕死的血性”,这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武警某部参谋成林的军旅生涯座右铭。铁一般的誓言背后是铮铮铁骨。如果青春有颜色,成林的青春一定和红色有关,因为在20年特战生涯中他的身上有许多道伤疤。有一次参加武警部队组织的特战分队尖子比武,成林纵身跳入地下管道,携枪背带意外断开,枪管挂住了管道沿,他的头被重重地撞到了沿壁上,顿时头破血流。然而,第二天,头缠绷带的成林挺立在比武出发的队列中。就这样,他在近300名特战精英的激烈角逐中,凭血性虎气,过关斩将,以攀登第一名、综合第二名的佳绩登上领奖台。

有人说,训练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训练。只有坚持战斗力标准,像实战一样训练演练,苦练本领,做到技高一筹,才能在未来战争中所向披靡、无往不胜。采访中听到的一个个血性故事,是官兵们弘扬血性担当精神的生动写照——某特种作战旅一营三连四班长段康与战友组队征战异国“战场”,在斯里兰卡参加“鸬鹚打击-2016”多国联演期间,勇敢挑战丛林渗透侦察破袭课目,在猛兽、毒虫和毒蛇出没的热带雨林苦战6昼夜,成为唯一一支完成任务的代表队;孪生兄弟祖国强、祖国昌勇敢主动参加“猎人”集训,练就“三栖”作战本领,精通30多种特战技能……部队调整改革之际,官兵将血性担当化作忧患之心、备战之责——某旅将移防过程作为练兵备战“砺剑石”,在长达千里移防行程中,他们自设难局、危局、险局,演练实时指挥控制、临机处置情况和军地跨区保障等重难点课题,实现改革调整和练兵“两促进两不误”。今年夏天,东部战区某红军部队300余名转隶官兵,享受到了旅政委解登春为他们制作的“精神大餐”——在文艺晚会上,登上舞台朗诵自创自编的反映部队红色历史的诗歌;在“强军故事会”上,用一个个生动地军史故事,演绎“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精神样板;在“军史长廊”,冒着炎炎烈日当起军史讲解员……一份份“铁律钢规”的约束激励,一次次文化活动的熏陶感染,一次次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血性担当成为了青年官兵的追求和崇尚的品格,他们自觉用实际行动在回答——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一定能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真正做到困苦受得住、风浪击不垮、战场打得赢,肩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使命。


参加“跨越2017·朱日和”实兵演习的某旅官兵斗志昂扬,打仗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徐建刚

波澜壮阔的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向死而生、英勇决绝的血性精神史。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的正是一代代革命军人昂扬旺盛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世移事异,行走在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奋进在转型重塑的新起点上,三军将士清醒地认识到,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变革大潮的汹涌澎湃,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已渐行渐远,但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血性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有血性才能赢得尊严。可血性胆魄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一点一滴培育。当年红军将士能够做到把生死置之度外,就是因为有为信仰的主义而献身的坚定意志。血性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信仰积淀的产物;血性也不是匹夫之勇,而是理想信念的外化。有灵魂、有信仰的血性,才是真血性。传承革命前辈的血性胆气,根本的就是把“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想清楚,打牢永远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的思想根基,筑牢听党指挥的强大信念。和平环境下,我们应自觉把艰巨任务、艰苦环境作为培养血性的“磨刀石”,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在血与火、苦与累的考验面前砺胆激气,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一股拼劲、一股激情,自觉锤炼百折不挠、勇猛顽强、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不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意识和本领。强军鼙鼓震天动地,兴军伟业任重道远。新的征程中,现实威胁无时不在,未知挑战如影随形,唯有继续强化枕戈待旦的忧患意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以敢打必胜的底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才能在备战打仗中让血性精神永不卷刃、令敌胆寒。

军人在冬天训练